东莞沟通心理障碍,东莞沟通心理障碍有哪些?

每个管理者都会经历跨部门沟通的难题,很多工作需要跨部门提供配合,但你会常常被对方敷衍,你认为紧急重要的事情,在其他部门看来也许“无关紧要”或是“太忙没时间”,即使公司层面召开跨部门会议,大家也是扯皮推诿、相互挑刺、相互攻击最终不欢而散。

管理层应意识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是形成合力,而不是自己部门关起门来搞自己的。如果一个部门主管忙自己部门内的事,忙到没有时间去做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,那么说明自己部门的管理和工作已经存在很大问题了,如果不尽快解决,改变这种状况,那么说明部门主管担任这个岗位可能已经不合适了。

笔者也看过一些跨部门沟通难题的培训课程,其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沟通技巧,笔者认为技巧的问题反而比较好解决,因为技巧只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,难的是如何找到根因,从本质的角度看问题,从而有系统地加以解决,本章所讲的内容更多的也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谈方法。

东莞沟通心理障碍,东莞沟通心理障碍有哪些?

跨部门沟通障碍的问题有很多,每个人感受到的痛点可能不尽相同,笔者结合个人的思考,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。

1、信息不对称:知识结构不同,背景不同,产生的认知不同,没能产生交集。

2、看重点不同:你想要的,他不想要,他想要的,过分而不可行。

3、路径和思路不同:相背而行,缺乏协同,衔接不上。

4、归因方式不同:归咎于外而不向内,责任意识萎缩,推诿不担责。

5、偏见与傲慢:缺乏做人的素养,自高自大,排斥、不合作。

6、立场与利益不同:有利争着抢,有过相互推,或是情绪上相互伤害。

7、权责不对等:没权力你做不了主,有权力没责任就会浪费权力,或滥用权力。

这七个方面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诠释,也可以有自己的解决方法,问题清晰了,原因清楚了,答案也就好找,在这里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,以下是对这七个方面问题的探讨。

一、信息不对称

每个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的认知往往会不同,这就要求沟通时要到位,该铺垫的信息要铺垫。沟通时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知道的对方也知道,于是讲话常常带有跳跃性,忽略了一些前提信息的铺垫,于是跳过了第一步第二步,直接讲第三步的事情。也许有些信息对你来说是心知肚明的,但在沟通中要求的是双方思维节奏和步调的一致性,所以应按逻辑一步一步来,确认对方了解相应的前提信息。如果沟通的议题太大,那么还要拆解议题,每次沟通的主题和内容最好不要太多,而且越具体越好。

信息不对称的另一层深意是指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,可以说每个人的认知也都是不同的,这时要先想办法建立共同的认知,这个就有依赖于企业的培训与文化建设。文化建设在于一种倡导,因为不是每一种倡导都需要制定出严格的制度,如果那样的话,企业的制度就会多如牛毛,当然有些倡导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制度。

另外,大家还可以检查一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情况,只要有一个部门成为信息孤岛,那么其他部门对它的介入和帮助就会比较有限,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会比较费劲。如果你有足够的信息去了解其他部门,那么就很容易找到对方部门的痛点,并有效地进行沟通介入。

二、看重点不同

重点不同,一方面指目标的不同,对目标定义的具体内容不同,所以沟通不到一块去,这个比较好理解。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个人的盲区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盲区,很多人不愿意配合你的工作,是因为没认识到你的工作其实对他也很重要。很多业务的经营管理其实是系统性的,可很多人往往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而且每项业务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,比如有流程的问题、有组织的问题、有人的问题、有方法的问题,有工具的问题、有技能的问题,激励的问题,而不同层面的问题主负责的部门往往不同,擅长的专业也不同,而有的部门主管往往会自己钻在一个点上,陷入盲区,不懂得跨部门沟通,也不懂整合其他部门的职能和专业为你所用,没有主动建立关系的意识。

看重点不同大家就谈不到一个点上,你关注的事情,得不到别人的关注,往往就会唱独角戏。这就需要不断地在跨部门协作中探索沟通的框架,把业务脉络和主要问题点、因果关系等理出来,就像国际上各种组织的合作框架一样,有了框架就可以为下一步的共识做好铺垫,然后慢慢地缩小焦点,最后取得共识。

三、路径和思路不同

这个涉及到管理的组织问题,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大家已经有共同的目标,但如果对实现目标的路径没有共识,也会出现相背而行的情况。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讲的是每个人自己的方法和技巧,但涉及到团队行动就必须要有统一行动的路径,就像大家在一起构筑战壕一样,大家要挖同一条战壕,而不是每个人随心所欲独自挖一条,这种战壕又浅又无法和别的战壕连贯起来,无法整合力量,起不了作用。至于怎么挖更高效,这个可以有自己的发挥。

这也是为什么明确的规划很重要的原因。工作一定要沟通好目标和实现路径,然后讨论实现目标的方法,所需要的资源,资源的质量衡量等,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认识,只有统一认识了,大家才能相互配合得好。进一步讲,要开展哪些活动,这些活动需要什么样的人,如何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,这些一定要结合在一起考虑。这就要求开会的议程要统一,议程统一了才能沟通到各个主题上,同时执行过程的协调机制,跟进机制要建立起来。

东莞沟通心理障碍,东莞沟通心理障碍有哪些?

四、归因方式不同

这个在跨部门协作沟通中是最常见的,比如公司销售额下降,销售部会说是产品质量有问题,生产部会说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有问题,采购说财务给的预算额度不够,只能采购次等货,财务说老板把钱支到其他地方去了,老板说为什么年初时不提前请款。这种部门之间来回踢足球的连锁反应好像无解一样,这其实就是归因方式不同,每个人都把失败归结为外在的原因,却不进一步未雨绸缪。

如果换个思路,你现在是个体户,你卖出去的面包质量有问题,你会对客户说没办法小店资金不够,只能买劣质面粉吗?当你的面包供应不足,你会对客户说都是因为原料商送货不及时?这些理由客户能理解、能等待吗?说到底还是个人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够,没有主动做好应对环境变化的预案,要知道外界因素有时具有不可预测性,每个想完成好本职工作的人,都必须慢慢学会应对外界的不可预测性,提前做好准备,主动提前构建风险的防范措施,而不是碰到问题了,就全部推诿成别人的责任,要多想想,在外界即成事实的情况下,你能提前做好哪些工作,你能主动做好哪些工作,下一次自己如何提前有效预防出现这类事情,我又该如何及时反馈和提醒对方,风险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去防范的。

五、偏见与傲慢

这种特质的人几乎在每个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,特别是业务部门在面对职能部门时,往往会显示出一种傲慢的态度,认为你们这些职能部门都是我们业务部门赚钱养的,你们就应该为我们服务,你们就是业务部门的配角,服务做得不好就是你们的问题。这种高傲的人除非受到打压,或是碰到自己也有求人的时候,才会低下头承认别人也很重要、也很值得尊重,否则你是很难改变他的。平级部门比较麻烦的就是谁也不服谁,都想通过捍卫自己的观点,显得自己比别人厉害。

这个也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解决,公司领导层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氛围,什么样的合作氛围。人是会受文化氛围影响的,比如有的公司文化明确拒绝冷漠,在这种公司里,你有什么事需要别人协助时,别人就不好用冷漠的态度随口拒绝你,即使帮不上忙,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。像华为还形成了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大会,通过民主会议,每个人都要讲出自己的不足,让大家也谈谈意见,把问题都暴露出来,在阳光下人们往往会比较公道,很多问题其实通过常识就能判断其行为符不符合道德良知。只是有点可惜,很多企业在作风上从没提炼出一些行为准则,一些处理跨部门沟通的指导原则,并且在实践中逐渐达成共识,也可以说这些企业没能在组织中沉淀良好的作风,要知道在部队中良好的作风是获得战斗胜利的保障。

大家其实也很容易发现,如果一个人素养好,不会自以为是,懂得尊重礼待他人,即使不太懂得沟通的技巧,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,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沟通上的大问题。对缺乏素养的人,可以启动第三人介入协调,也就是借力使力,品行有问题阻碍工作顺利开展,甚至可以纳入公司的纪检程序进行处理,企业必须对违反价值观的行为进行问责。

六、立场与利益不同

有句话说,对错的背后其实是立场的问题,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因为立场的问题,就像阶级矛盾具有不可调和的本质一样。这就得看如何通过利益的调配来安抚立场的不同。轮岗制也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实践,让每个人都体会一下别人的立场和不易,这样有利于平衡不同的立场。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跨部门沟通,你得先告诉对方,你想做的事情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好处。你要学会诊断对方部门存在的问题,然后有针对点地戳中对方的痛点,从关切对方存在的问题入手,也可以比较好地找到共识点。需要注意的是,利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、荣誉上的,还有情感心理上的利益,做到直言有讳,避免伤了别人的自尊,苛责他人总是收到不效果的。

立场这种本位矛盾是很难破解的,有的问题只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才能跳出部门之间的对立矛盾,所以有时要让部门主管从公司的角度看,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,对方就比较容易理解。但这种深明大义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有,脱离了利益,谈高度和境界往往也不可持久,最终还是要从利益的分配机制上入手。比如有的企业强调老带新、传帮带,但很多时候老员工并不太愿意带新人,他们都会推诿说,是新人不愿意问,不愿意主动请教,性格内向,素质不行等。其实他们会想,教会了新员工有什么好处,没好处凭什么上赶着去教人家,甚至会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。跨部门协作也一样,我帮了对方有什么好处,自己的事情还做不完呢,所以如何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,对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进行综合评估以做奖惩是很有必要的。

东莞沟通心理障碍,东莞沟通心理障碍有哪些?

七、权责不对等

跨部门协作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其实源于权责机制的设置不合理,推诿是因为没权没利,权力也是一种资源,没有权力你就不敢做主,做不了主怎么担责。所以权责关系的设计是很重要的,对跨部门沟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,它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,如果老板和高层没有这种意识的话,就往往会被忽视,因为它会动摇到许多管理者的权利感,中层及以下员工是不太敢提这种建议的,也很容易会被误解为别有用心。

想想跨部门沟通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多问题和困难,因为大家是平行的,平行就容易使大家各行其是,平行就意味着每个部门都可以把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壁垒,形成自留地,排斥其他部门在工作上的主动介入。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企业出现各个部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,特别是人资部门在企业中往往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,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要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更好的方法是对权责进行交叉设计,对权责进行分解配置。举个例子,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的模型就有这个趋势,把HRBP派驻到业务部门去,接近距离以便了解业务和人员情况,更好地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,但实践中落地效果也不太好,有的HRBP沦为部门的打杂,或者也仅仅是一个辅助角色,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。阿里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说比较前沿一些,把HRBP进阶为政委的角色,借鉴了部队的政委体系,掌握业务部门的很多人事权限。试想一下,如果HRBP可以直接掌握业务部门的组织建设权限,对业务部门人员的选、育、用、留、去,有否决权和相应的实质决策权,也就是涉及到组织建设的重要事项实行双主管决策权,必须业务主官和政委一致通过,在组织建设上甚至政委可以有更高权重的决策权,如果不能统一认识则必须报上一级主管进行拍板,那么HRBP,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就会更好开展,业务部门也会更尊重职能部门的工作,也能迫使业务部门必须学会整合职能部门的力量去实现目标。事实上企业里越是重要的位置,越要进行权责的合理分解,避免过于依重某个人导致替换成本过高,这是很值得去深思一个课题。

上述内容有点多,不太方便记忆,如果再提炼一下,可以进一步总结为:一个是信息背景,一个是认知,一个是素养,一个是责权利;认知包括目标、(问题)、重点、路径、归因、理念;

重点是“责权利”和“认知”的问题,这两个是根本,这两个解决了,其他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。在“认知”这个模块,有些人很实际,虽然潜意识里他有理念,但他未必会讲,或者讲理也讲不过,所以他只讲实在的东西,道理不同时,讲道理也往往讲不清,这时只能寻找共识点作为突破口。人的思维层次不同时,甚至对目标的定义和设想也是不同的,要设计一个好的目标其实是不容易的,但每个部门主管都会很直接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痛点,把对方的痛点和问题作为切入口,可以更快地建立起共识。

以上七个范畴的归纳和总结只是个人的总结和思考方式,跨部门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有许多,相关的课程理论也很多,应在实践中因地制宜,每个人的切入点都不一样,无法逐一列举,管理是一种实践,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,只要能妥当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。

注:有关管理方面的理论学说层出不穷,如茫茫苦海,笔者希望能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感受,不断拨开迷雾,沉淀一些可供运用的实际方法。工作原因更新较慢,请读者见谅。在经营管理的道路上,坚持长期价值主义,去掉浮华和肤浅,沉淀下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干货。

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¥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。 添加 微信:a1978531790  官网:www.xlzxkf.com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7853179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xlys.com/67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