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蟆先生,曾是一个热情、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,可现在,他却陷入了抑郁,悲观厌世而不能自拔。
他的好朋友见到此状,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,而咨询师苍鹭,用他专业的咨询和沟通,带着郁郁寡欢的蛤蟆,一步步走出了泥潭。
抑郁的本因,一定是缺爱。而蛤蟆所缺的,很大一部分原因,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爱。
在成长的过程中,尤其是童年,母爱的不足,会让一个人精神发育不良,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。而蛤蟆就有着这样的妈妈。
01、 妈妈的关爱不够多
苍鹭:你母亲是怎样的人?
蛤蟆:偶尔她会拥抱我一下,但不常有。她为了避免惹丈夫不快,便遵循她严格的育儿观,常常对我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,在我的记忆里,母亲拥抱我的次数少得可怜。
“世上只有妈妈好,有妈的孩子像块宝。”妈妈们如履薄冰,怀胎十月,一朝分娩。
她是我们生命的源头,更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。
孩子的存在感,会随着妈妈对他的关注程度的变化而变化,他们对妈妈的关注和爱也最为敏感。
若妈妈的注目一直在,孩子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,当注目时,妈妈与孩子有共鸣,且带着接纳与喜悦,孩子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。
如果说好妈妈的做法都是相似的,那坏妈妈的做法则各有各的不同。
如果妈妈的这面镜子打开得很少,且打开时是儿童极力讨好的方式,结果就会导致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;
倘若这面镜子偶尔才会打开一下,那么孩子也只会在打开的这一刻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,由于时间短,这种自我感觉往往是碎片化的;
最糟糕的是,如果这面镜子总是没有光的,她不能关注孩子,那孩子就感觉不到自己是存在的。
比如,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小说《人间失格》中的:“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,对我如晴天霹雳;
再比如,武志红老师的一位来访者曾自述:别人随便一个批评,他都觉得自己瞬间破碎;
或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“问题孩子”等等,都说明了: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,承受能力是否正常,都与发育早期妈妈所给予他的关注和爱呈正相关。
由此可知,一个人最初的存在感是来自妈妈的关注和爱,存在感是否稳定是来自母亲关注他的多寡。
如果妈妈能对孩子全情关注,这个孩子就会有充足的的安全感;相反地,如果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,则他未来的人生会产生不可逆的障碍和问题。
蛤蟆之所以没有安全感,就是因为妈妈对他的关注太少,以至于他感觉不到妈妈是真正爱着他的。
如果爱孩子,请记住,一定要与他同在。
因为爱的本质就是:这一刻,我存在,你也存在。
02、 课题分离的不够多
蛤蟆:因为她只有我一个孩子,可能她习惯了把我当个小宝宝一样对待。
苍鹭:你长大以后情况有没有变好一些?
蛤蟆:噢,不 ,一点儿都没有。在母亲过世前不久,我问妈妈她什么时候才能不把我当个小孩子,她说,等我不再像个小孩子的时候 。
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,在《朗读者》节目中曾说:“每次分别,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。”
这种感受相信每个人都会有,但是,我们的一生,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,听上去是不是有一丝伤感?
但这就是事实。无论分离有多疼、有多不舍,我们必须要这么做,因为你逃不了,也躲不掉。
我们需要爱,更需要分离,因为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,就犹如心脏的心房和心事,它们需要共同发力,才能让一个人呼吸成长,也让一个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。
我们的一生都要面临三次大型的分离。
第一次:出生,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分离。
第二次:与妈妈的心理分离,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。
第三次:与家的分离,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。
分离是痛苦的,但拒绝分离会更痛苦,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。
咨询师荣伟玲曾说:“拒绝分离,就等于拒绝成长。再亲密的两个人,也是两个人。如果不懂分离,那么,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粘在一起,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。”
其实这也很好理解,如果实际生活中,两个人不懂分离,恨不得时刻粘在一起,要知道再好的关系也要面对一个事实,就是你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,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。
时间久了,容易干涉和侵占彼此的私人空间,这样下去,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,也不利于两人很好地成长。
而懂得分离却不一样。
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.派克称“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。”因为只有父母能主动与孩子分离,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,并让他能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。
而在蛤蟆妈妈的眼中,蛤蟆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宝宝,无论他做什么,他都在以不变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、评价孩子。
这就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,做好亲子间的分离,彼此间没有了界限感。这种不懂分离的爱,不仅不会打动蛤蟆,反而会害了他,让他真的永远长不大。
由此可见,学会分离是我们一生的功课。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,我们都会遭遇、经历重要的分离,包括任何人、任何关系。
03、 榜样示范的不够多
蛤蟆:
父亲不在时,母亲也永远在忙,以至于我大多时间都是独自待着,黯然神伤;
父亲在忙时,母亲挂在嘴边的话总是‘现在不行,你没见你父亲忙着吗?
父亲在时,她绝不会抱我,而且对我比平时严厉,这让我感到内疚和担忧。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到过一个观点:自我实现者,意即成为你自己,并在实际研究中发现,那些自由做自己的孩子都具有很多优点,比如:
宽容而又嫉恶如仇;
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;
以问题为中心,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;
超然独立的性格,不迷信权威;
没有审美疲劳;
能容忍模糊状态,有高度的创造力。
我想,能够具备这些优点的孩子,他们一定是在爱和自由里成长起来的。
父母给予他们需要的爱,也不过多地干涉自由,当孩子吸收了充足的爱的养分后,在自由的氛围里学习、思考、体验,最终成为了真正的自己。
而蛤蟆最亲的母亲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,却没能为他做出榜样的示范,她对于自己的丈夫惟命是从、谨小慎微、生怕惹怒对方,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其实这也无形中给了蛤蟆一个错误的引导:要想不出差错,就要学会凡事顺从。
而在蛤蟆成长过程中,它没有能够可以模仿、学习的榜样对象,因此,他的性格中充满着顺从和忍让,也就是与其令别人痛苦,不如让自己难受。
因为这些,蛤蟆活出了别人喜欢的自己,但唯独不是自己喜欢的模样。
结语:
农民要想不让田地布满荆棘杂草,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。
而妈妈要想不让孩子的心田干涩贫瘠,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地去给予母爱。
给予他足够多的关爱、足够清的界限、足够好的示范。而这么做为的就是,不再让他空虚、混沌和迷茫。
做妈妈难,做好妈妈更难,但为了孩子,再多的难都是值得的!
因为这世间,唯独妈妈的爱最重要,因为她的几多爱,最能解孩子的万般愁!
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¥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。 添加 微信:a1978531790 官网:www.xlzxkf.com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xlys.com/1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