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恐惧症

记得小时候很害怕一个人睡觉,总会担心窗外有怪物,床底下有鬼怪……

晚上恐惧症 晚上恐惧症

哈哈你原来还怕黑呀~其实很多小朋友有这方面的困惑,正好请儿童心理专家来驱散孩子们的“黑夜恐惧”。

医学顾问

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 赵滢

晚上恐惧症 晚上恐惧症

稚气未脱的童年期孩子,经常会有一些“幼稚傻气”的担心。比如“不要睡觉、不要关灯”“害怕床底下的怪物”……

这些话语,在成年人看来是胆小的表现,因此往往直接说出一些鼓励、给孩子打气的话语,虽然话语本身没有问题,但如果在没有理解孩子恐惧背后的象征意义前就直接鼓励,恐怕会失去理解孩子的宝贵机会。

孩子经常对黑夜有莫名恐惧,其中一个原因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恐惧,他可能害怕分离、危险或独自待在黑暗里,但不知道如何告诉父母。所以,他们选择用一些听起来很吓人的东西,如“床底下的怪物”来指代自己内心的恐惧。

对于青春期前后、年龄稍长的孩子来说,他们的认知进一步发展,对黑夜的恐惧可能会描述为“鬼怪”“被绑架”等内容,实际上恐惧可能跟学校、学业、朋友、人际关系或受欺负等有关。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,都有可能会因为家庭动荡(父母不和、疾病或对贫穷的担心)产生长期焦虑。

觉得“床下或暗夜有鬼怪”这类睡前担心,往往出现在临睡前。孩子可能通过这种方式,向家长表达其对“上床或睡觉的恐惧”。有些家长认为这两种恐惧是一回事,其实不然。对上床的恐惧,通常缘于分离焦虑,意味着孩子不想被单独留在黑暗里或被父母忽视;而对睡觉的恐惧,更多与噩梦、可怕的记忆、坏心情有关

不管儿童还是青少年,父母首先要接纳他们对黑夜的恐惧感,并适当给予肢体上的安抚,如环抱、轻抚,这可以让孩子处于“峰值”的恐惧感受变得不那么强烈。

对于低龄儿童,家长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,帮助其克服类似恐惧。比如,用表情、语气、动作等肢体语言,和孩子玩一场“赶走想象中的暗夜怪物”游戏,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可爱、不那么恐怖的怪物,配合孩子的驱赶行为,这不仅能让孩子在克服黑夜的过程中信心倍增,也可以重新建立紧密亲子联结。

如果有些孩子不害怕怪物而只是怕黑,则需要家长积极调动想象力设计小游戏,比如“摘星星”。准备一些亮晶晶的小星星、几个小篮子、儿童用的手电筒,跟孩子一起“搜集黑暗里的星星”。关灯后,让孩子用手电筒的光束帮助自己适应夜色的环境,再循着亮光摘下星星。通过这个游戏,原来对黑暗比较恐惧的儿童,可以更加熟悉黑夜的样子。一段时间后,孩子能感受到“掌控感”,有助驱散他们本能中对黑夜的恐惧

需要格外注意的是,青少年的恐惧更多与在学校、家庭中的困难有关。有些青少年入睡比较迟,部分家长认为,入睡晚是由于作业做太慢或手机成瘾等原因造成。其实,一部分青少年因为入睡困难,往往只能在凌晨才能睡去;也有部分青少年因为夜里频繁做噩梦,虽然躺在床上休息,但大脑宛如放映室,一场一场播放不那么欢快的“校园电影”。

短期、轻微的睡眠障碍,可通过调整睡眠作息、加强运动等方式改善,同时家长应给予青少年理解、支持和陪伴,温和地向孩子解释梦境和现实的区别。如果长期睡眠障碍,会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学业造成不良影响,出现情绪不好、脾气变差、容易暴躁、上课注意力分散、作业效率低下等情况,跟同学、家长的冲突也相应增多。如青少年出现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,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医学帮助。

编辑:陈思宜

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¥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。 添加 微信:a1978531790  官网:www.xlzxkf.com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7853179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xlys.com/10819.html